时间:2014-06-02 10:34:26
作者:世邦机器
锰菱铁矿他形一自形晶,有灰色、黄色两个世代,灰色细粒(0.006―0.3mm)锰菱铁矿角砾被黄色粗粒(o.3―2mm)锰菱铁矿胶结。早世代(灰色)锰菱铁矿含锰较高,铁较低;晚世代(黄色)锰菱铁矿则含锰较低,铁较高。
FeMn与PbZn之间相关关系不甚明显,Fe与Mn、Pb与Zn均成正相关关系。
Ⅱ号矿体成矿元素具较明显的垂直分带,上部富Pb、Zn,中部富Fe、Mn,下部富W、Sn。整个矿区亦大致水平分带,西部富Pb、Zn, 中部富Fe、Mn。东部富W(Sn)。西部的浅部为成矿作用的前锋(Pb、Zn),东部的深部为成矿作用的尾部(W、Sn),矿液似来自东南方深部。
矿石氧化以后,Fe、Mn、Pb、Zn及Si、Al增高,Ca、Mg、S降低, 以原生锰菱铁矿石和氧化铁锰矿石各占一半的Ⅳ号矿体为例。
氧化矿石中,铅、锌百分之八十以上分散于铁锰矿物中,独立铅锌矿物很少见。矿石实验室选冶试验,以回转炉直接还原法效果较好,铁、锰分离,回收率高,铅,锌、镉挥发率很高,可以回收。锰矿生产线上要求比较严格,并且锰矿生产线上有着一套很精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尚需进一步做选冶试验。
关于后江桥铁锰多金属矿床成因,认为属沉积一热液改造一风化淋滤多阶段形成。矿床受地层岩性(D3s,白云岩)、沉积构造旋回(寒武系不整合面之上的泥盆系碎屑岩向碳酸岩过渡)、沉积盆地内湾、断裂等条件控制。
矿区发现少量方铅闪锌锰菱铁矿矿石。分析铁锰及部分铅锌元素可能来自盆地周围寒武系地层,寒武系砂岩、板岩(16个样品平均)含TFe5.09%,Mn0.59%。泥盆系中统棋(西部一东部)梓桥组、上统余田桥组碳酸岩(7978个样品)含TFe2.5%,MnO.22%。部分铅锌来自热液。
-END-
采用铲斗容积为2m3的LK-1型铲运机,在装矿巷道进行放矿和运搬。大块率10%, 放矿工劳动生产率为190t/ (工・班)。矿块下部布置多排堑沟受矿电粑粑矿底部结构,上面爆破的锰矿石通过下面的底部结构运搬到位于底部结构下面的运输平巷内。
变电所,一般应设在用电负荷的中心,并易于进出高压线。地下矿山电力主要用户的用电量比例一般是:坑内20%~40%,卷扬机房20%~40%,压风机房20%~30%。高压线的进出应尽可能不与铁路、公路义叉,不得已时,亦应垂直交叉。变电所应与公路相边接,以利变压器等设备安装、检修时的运输。
依次放矿制度,即按一定顺序,将每个漏斗所担负的矿量一次做完。这种放矿制度,不论对于垂直边壁采场还是具有倾斜上下盘的采场,都是不合理的,其缺点是不能用相邻漏斗的相互作用,故损失贫化大。
矿区内部运输,主要是指从井口将锰矿石破碎设备以及锰矿石运往破碎筛分厂或选矿厂,将废石运到废石场;将尾矿从选厂运往尾矿坝;将材料及设备运往井口;以及企业内各地面设施之间的设备、材料的运输;此外,还有职工通勤运送等。其运输方式较常见的为汽车运输、窄轨远输、架空索道运输、皮带运输机运输等。
从区域上看,雪峰运动初期本区开始上升为陆,由于上升幅度不一,地形起伏不平,形成了若干北东向的坳地,为后来碳酸锰矿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古地理条件,造成今日川、湘、黔三省毗邻地区丰富酌碳酸锰成矿区。向南东及江南古陆高处,成矿也就可能不十分有利
放出椭球体的概念是指从采场通过漏斗放出的一定体积Q大小的松散矿石,该体积的矿石在采场内是从具有近似椭球体形状的形体中流出来的。也就是说,放出的矿石在采场内所占的原业空间为旋转椭球体,其下部为放矿漏斗平面所截,且对称于放矿漏斗轴线。